91文学 www.91wx.org,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何?”赵顼又不解地问道,熊本排进去还能算是半个武官。赵卨、孙路与游师雄却是纯粹的士大夫了。
“陛下,他们虽是士大夫,可有一定的军事修养,就象蔡挺一样。国家需要士大夫治理百姓,而非是武将治理,让他们领兵,甚至上战场磨一磨。对兵事更加精通,以后守边的士大夫也就有了。”
“郑卿此言极是,”高滔滔道。丈夫在世时。若不是蔡挺数番大捷,西北局面会更糟。但郑朗将他们排在折可适之下,乃是指成长空间的,暂时折可适还没有后面的耀眼。
赵顼记下了名字,又道:“还有呢?”
“王赡,”郑朗道,其实王赡军事能力不弱,可脾气暴躁,因此排在仅在战场上溜达那么一回的种师道后面。下面的要么缺陷更大,要么军事能力有限,但比其他人好,又道:“刘仲武、张蕴、张整、高永亨(高永能弟弟)、赵隆、苗履(苗授子)、王崇极、向宝。”
说到这里,又叹息一声道:“若不是老将刘阒去世,同样能名列其中。”
名将如玉,美人如花,但消逝起来也快。不然杨遂等大将在世,伐夏时更加如虎添翼。
赵顼将名字记下,又问道:“郑公若离开庙堂,谁人可为相?”
将领有了,但宰相才是最重要的。
“吕公著、范纯仁,未来是张商英与赵挺之,用二张赵二人,可保大宋三十年无忧。”
“王安石与司马光如何?”
郑朗沉默了大半天,说道:“人君之道,用人之道,用人包括识材驾驭。驭人也是一门学问,世人皆曰汉高祖粗鄙,然而仅凭他用好张良、萧何与韩信,就足以能称为人主。开元盛世之初姚元崇、张说,世人说其贤相,实际二人皆是狡黠之辈,因为让唐明皇用好了,故有开元之治。仁宗驭臣也有术,然比起汉高与开始时的唐明皇,略逊了一筹,故范仲淹与吕夷简皆是一世人物,却造成诸多矛盾,经过好几年,才将隐约形成的党争化解下去。因此老臣以为,若是用相材,一不能固执偏怮,二不能不作为,过于保守或太激进,三要有一定的才能,陛下问的不是臣材,而是相材,老臣只能推荐这四人。王安石有经济之术,可是过于激进,我怕他继深化改革,惹起不必要的矛盾,用王安石必须不能给他太大的动作。司马光学问渊博,有动操之能,可过于保守,辅相可以,若是首相,臣致仕后,陛下若是节制不住,会慢慢弱化改革政策,最终形成仁宗晚年的积贫积弱局面。不但他们二人,章惇、吕大防等人,也是如此。”
提起来郑朗才说,就是致仕后,赵顼必然时常询问一下,自己还可以替赵顼参考参考,只不过渐渐淡出政务罢了。
郑朗顺便又说了一件事:“陛下,自从改制以来,官员操守得以改观,不过制度仍有一个缺陷。”
“何?”
“官员调动过于频繁,想要做好事,必须了解,这有一个时间过程。特别是地方官员,各州各县官员因为调动频繁,要么不作为,让各州县小吏掌控政务,官员反被架空。要么不了解情况,急于求功,枉用了钱帛却适得其反。因此臣以为若没有重大失误与功绩,或者特殊需要,各地官员必须落实年限制度,不足年限不得调任。”
“郑公之言极是,朕会在都堂会上将这个问题提出来。”
说了这么久,太监上茶。
郑朗呷了一口茶,高滔滔问道:“郑卿,哀家听说大洋彼岸的船队回来了。”
“嗯。”“那些粮食真那么重要?”
“很重要,不过在臣眼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君,没有那些粮食,有文景汉宣,国家依然繁华强大,有那些杂粮,若是人君象隋炀帝,南唐后主那样,国家还会灭亡。”
“此言极是。”
郑朗呷了一口茶,思考了一会儿,又说道:“陛下,要么索性再做两件事吧。”
“何?”
“朝廷将派使贺契丹元旦,不如再对他们说,朝廷带来一种水稻种子,可以在辽东种植。”
赵顼眼中有些茫然。
“倭奴国从中国引进水稻多年,稻种产生进化,比较耐寒,可以派人从倭奴国反引进过来,在辽东花数年育种,这种水稻便可以在辽东推广。水稻种子的来源不用对契丹说,但相信他们听了会更欢喜。”
毕竟辽东地方广大,人烟稀少,若能种水稻,会养活更多的百姓。实际倭国大量从中国引进水稻种子是在明朝,现在有了,水稻种子也不大好,想要得利,最少有十年八年的时间,到那时多半宋朝会对契丹下手。不管下不下手,还是为了防止女真人崛起的。女真人强大,一是寒冷的生活,二是贫困的生活,三是游牧生活。
有了水稻与杂粮,就会从游牧渔猎生活进化到农耕文明,那么就是在明末,女真人都未必会有能力入关。
至于外蒙古,郑朗是无辄了,除非火器达到十九世纪末水平,还有能力修筑铁路与火车,否则会一直骚扰中原。但有那个能力了,不要说外蒙古高原,宋朝都可以将疆域扩大到中亚。
其实在辽东推广粮食种植,也是郑朗心中一个梦想。只要辽东各部能定居下来,宋朝继续发展,而契丹进一步衰落,说不定不用百年时间,宋朝就有能力得到整个辽东并且能真正进行统治。是统治,能攻占下来,不能实现统治,时叛时归,郑朗皆不喜之。
“这个可以准。第二件事呢?”
“朝廷以前从西域引进了长绒棉,但育种没有成功,现在得到新棉花种子,它经过进化后,能适宜在我朝大多数地区种植,不过西北依然适合种植西域的棉种,可以从西域引进这些棉种,在兰渭等地种植了。朝廷即便用兵,也要到明年秋后,那么兵士可以得到大量布料与棉衣,节约供给成本。同时西北缺少布料,棉花若载培成功,会让百姓看到更多的希望,民心所向,伐夏成功率会更大。”
“西夏呢”赵顼说完笑了一下,即便西夏得到消息,宋朝也开始动手了,不管西夏引不引进。又道:“准。”
元旦将近,宋朝使节出发。
许多人在讨论大洋彼岸的作物,但另一件事却在悄悄的发生。
朝廷密令迅速到了西北,潜伏在西夏的各个斥候开始悄悄在西夏的银行里将现钱换出。郑朗说出后,诸大佬倒抽冷气,但还没有想到这一招有多狠。(。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为何?”赵顼又不解地问道,熊本排进去还能算是半个武官。赵卨、孙路与游师雄却是纯粹的士大夫了。
“陛下,他们虽是士大夫,可有一定的军事修养,就象蔡挺一样。国家需要士大夫治理百姓,而非是武将治理,让他们领兵,甚至上战场磨一磨。对兵事更加精通,以后守边的士大夫也就有了。”
“郑卿此言极是,”高滔滔道。丈夫在世时。若不是蔡挺数番大捷,西北局面会更糟。但郑朗将他们排在折可适之下,乃是指成长空间的,暂时折可适还没有后面的耀眼。
赵顼记下了名字,又道:“还有呢?”
“王赡,”郑朗道,其实王赡军事能力不弱,可脾气暴躁,因此排在仅在战场上溜达那么一回的种师道后面。下面的要么缺陷更大,要么军事能力有限,但比其他人好,又道:“刘仲武、张蕴、张整、高永亨(高永能弟弟)、赵隆、苗履(苗授子)、王崇极、向宝。”
说到这里,又叹息一声道:“若不是老将刘阒去世,同样能名列其中。”
名将如玉,美人如花,但消逝起来也快。不然杨遂等大将在世,伐夏时更加如虎添翼。
赵顼将名字记下,又问道:“郑公若离开庙堂,谁人可为相?”
将领有了,但宰相才是最重要的。
“吕公著、范纯仁,未来是张商英与赵挺之,用二张赵二人,可保大宋三十年无忧。”
“王安石与司马光如何?”
郑朗沉默了大半天,说道:“人君之道,用人之道,用人包括识材驾驭。驭人也是一门学问,世人皆曰汉高祖粗鄙,然而仅凭他用好张良、萧何与韩信,就足以能称为人主。开元盛世之初姚元崇、张说,世人说其贤相,实际二人皆是狡黠之辈,因为让唐明皇用好了,故有开元之治。仁宗驭臣也有术,然比起汉高与开始时的唐明皇,略逊了一筹,故范仲淹与吕夷简皆是一世人物,却造成诸多矛盾,经过好几年,才将隐约形成的党争化解下去。因此老臣以为,若是用相材,一不能固执偏怮,二不能不作为,过于保守或太激进,三要有一定的才能,陛下问的不是臣材,而是相材,老臣只能推荐这四人。王安石有经济之术,可是过于激进,我怕他继深化改革,惹起不必要的矛盾,用王安石必须不能给他太大的动作。司马光学问渊博,有动操之能,可过于保守,辅相可以,若是首相,臣致仕后,陛下若是节制不住,会慢慢弱化改革政策,最终形成仁宗晚年的积贫积弱局面。不但他们二人,章惇、吕大防等人,也是如此。”
提起来郑朗才说,就是致仕后,赵顼必然时常询问一下,自己还可以替赵顼参考参考,只不过渐渐淡出政务罢了。
郑朗顺便又说了一件事:“陛下,自从改制以来,官员操守得以改观,不过制度仍有一个缺陷。”
“何?”
“官员调动过于频繁,想要做好事,必须了解,这有一个时间过程。特别是地方官员,各州各县官员因为调动频繁,要么不作为,让各州县小吏掌控政务,官员反被架空。要么不了解情况,急于求功,枉用了钱帛却适得其反。因此臣以为若没有重大失误与功绩,或者特殊需要,各地官员必须落实年限制度,不足年限不得调任。”
“郑公之言极是,朕会在都堂会上将这个问题提出来。”
说了这么久,太监上茶。
郑朗呷了一口茶,高滔滔问道:“郑卿,哀家听说大洋彼岸的船队回来了。”
“嗯。”“那些粮食真那么重要?”
“很重要,不过在臣眼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君,没有那些粮食,有文景汉宣,国家依然繁华强大,有那些杂粮,若是人君象隋炀帝,南唐后主那样,国家还会灭亡。”
“此言极是。”
郑朗呷了一口茶,思考了一会儿,又说道:“陛下,要么索性再做两件事吧。”
“何?”
“朝廷将派使贺契丹元旦,不如再对他们说,朝廷带来一种水稻种子,可以在辽东种植。”
赵顼眼中有些茫然。
“倭奴国从中国引进水稻多年,稻种产生进化,比较耐寒,可以派人从倭奴国反引进过来,在辽东花数年育种,这种水稻便可以在辽东推广。水稻种子的来源不用对契丹说,但相信他们听了会更欢喜。”
毕竟辽东地方广大,人烟稀少,若能种水稻,会养活更多的百姓。实际倭国大量从中国引进水稻种子是在明朝,现在有了,水稻种子也不大好,想要得利,最少有十年八年的时间,到那时多半宋朝会对契丹下手。不管下不下手,还是为了防止女真人崛起的。女真人强大,一是寒冷的生活,二是贫困的生活,三是游牧生活。
有了水稻与杂粮,就会从游牧渔猎生活进化到农耕文明,那么就是在明末,女真人都未必会有能力入关。
至于外蒙古,郑朗是无辄了,除非火器达到十九世纪末水平,还有能力修筑铁路与火车,否则会一直骚扰中原。但有那个能力了,不要说外蒙古高原,宋朝都可以将疆域扩大到中亚。
其实在辽东推广粮食种植,也是郑朗心中一个梦想。只要辽东各部能定居下来,宋朝继续发展,而契丹进一步衰落,说不定不用百年时间,宋朝就有能力得到整个辽东并且能真正进行统治。是统治,能攻占下来,不能实现统治,时叛时归,郑朗皆不喜之。
“这个可以准。第二件事呢?”
“朝廷以前从西域引进了长绒棉,但育种没有成功,现在得到新棉花种子,它经过进化后,能适宜在我朝大多数地区种植,不过西北依然适合种植西域的棉种,可以从西域引进这些棉种,在兰渭等地种植了。朝廷即便用兵,也要到明年秋后,那么兵士可以得到大量布料与棉衣,节约供给成本。同时西北缺少布料,棉花若载培成功,会让百姓看到更多的希望,民心所向,伐夏成功率会更大。”
“西夏呢”赵顼说完笑了一下,即便西夏得到消息,宋朝也开始动手了,不管西夏引不引进。又道:“准。”
元旦将近,宋朝使节出发。
许多人在讨论大洋彼岸的作物,但另一件事却在悄悄的发生。
朝廷密令迅速到了西北,潜伏在西夏的各个斥候开始悄悄在西夏的银行里将现钱换出。郑朗说出后,诸大佬倒抽冷气,但还没有想到这一招有多狠。(。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