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 www.91wx.org,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这才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若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一代不如一代,人口又急剧增加,兼并比宋朝更严重,是否更早地爆发黄巢起义,提前灭亡?
不能说郑朗激进,确实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宗室子弟越来越多。现在头痛。几十年过后更头痛,不但宗室。例如吕夷简四子,范仲淹四子,韩亿八子,多名列顶级士大夫行列,曾公亮几个儿子也渐渐全冒了上来,还有呢,王家、文家、章家,等等。这仅是士大夫家族,还有外戚世家,象李家(李皇后外家李处耘家族),曹家、高家、向家,虽外戚没有直接参与多少朝政,可那个敢轻视?
曾公亮大半天才问道:“可有良策?”
“明仲是问万年之策,还是千年之策?”
“有何区别?”
“万年之策,我肯定没有,不论什么国家,最终注定走向灭亡的命运,一场动荡将所有积累的弊端全部扫平,新的国度再次开始,再次昌盛,再次灭亡。这是天道,任何人阻止不了。故老子说水满则盈,月满则亏。老子注重的乃是大势。但夫子不同,他着重的是每一个段落。若君臣做得好,可以将这一势头无限制的挽留。这样吧,我剖析一段易经的走向。仁宗之朝时,类似泰卦,自执政起就开始与执意与君子行动(第一爻,拨茅茹,以其汇,征吉),因此包容一切(第二爻,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君臣一心,即便有庆历战争之害,灾害连连,皆平安渡过(第三爻,无往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由是百姓安居乐业,就连兵事也渐渐减少(第四爻,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国家进入史无前例的大治。但这时也到达巅峰了,阴消于外,阳侵于内,想要将这段美好的时光停留住,夫子与文王已经教导我们怎么做了。第五爻说帝乙归妹,大吉大利。商大帝帝乙将莘国长女太姒嫁给周文王,对其有恩。其后帝乙之子商纣王与周朝发生战争,火烧鹿台**而死,周武王仍因为以前帝乙的恩情,封授帝乙数名子孙诸候国家。箕子在朝鲜,微子在宋国,得享数百年基业。即便至今,宋姓仍然是我朝大姓之一。当然,这是到了万不得己时才使用的下策。帝乙归妹,未必是归妹,而是指在这时候,必须进行调控,将一些极度繁荣所带来的隐患一一解决,那么这一爻便不会迅速进入下一爻(第六爻,城墙倾倒,墙土重返护城河,不宜兴师动众,即便向手下发号命令,号令正确,也因政令错乱,带来更多的不利),甚至下一卦(大恶的否卦)。”
后面还有,在内宫郑朗只从否卦第五爻说起,前面几爻含模地略过。在这里,郑朗索性什么也不说。
不过能坐到这里的,难道否卦不知道吗?
不用郑朗解释,按照郑朗这种说法,自然而然推理下去。
皇祐时达到巅峰,国家财政健康,以至直接间接的用在开发南方与战争的费用几乎近达亿缗钱,国家财政还没有吃紧。并且将侬智高判乱迅速平灭,狄青兵进阐鄯城,让大理屈服。郑朗兵进升龙城,让交趾投降。将数个面积广大的争议羁縻州全部归纳到宋朝疆域中。虽南方不及北方,文治武功在宋朝。也算是中兴时的巅峰。
但大家一起陶醉在这个歌舞升平的年光里,一个个不作为,非是帝乙归妹,而是坐看阴阳交浸,国政渐渐崩坏。仁宗时仍然未看出来,英宗时危机爆发,韩琦专权,群臣不服。政令不畅,岂不正是第六爻,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宋朝也很快进入否卦,天地阳阴不交合,万物不能生长。君臣上下不和,天下邦国不宁。
赵顼心中也有些惭愧,若不是老子弄出这些事,又哪里来的治平之害,以至今天自己很苦逼,平时宫中就是一些用度,也不得不精打细算着。还有那个巨大的欠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还清。
但在这个凶卦里还有着一线生机。
第一爻,拨起茅草。其根相连,虽国家不好,君子们却抱成了团,是吉祥的。想到这里,许多人又看着郑朗,郑朗在郑州,似乎未怎么管,可那一篇篇儒学却激励着许多仁人志士。这也是治平之败政,正道不灭的原因所在。因此象辞说。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第二爻,小人阿谀奉承。得到好处,德高望重的人却否定了阿谀奉承,前者是吉是好处,后才是亨,是大道所在。韩琦欧阳修确实得到很多好处,封官拜爵,权倾一时。但到了第三爻,由于胡作非为,终于召至羞辱。这就是韩琦的下场。第四爻乃是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但只是生机,不代表着就真的生过来了。
因此在第五爻,否卦将要结束,德者可以获得吉详。不过若不奋发有为,就会其亡其亡,不久就要灭亡了。生在这一刻,死也在这一刻。
但怎么“生”过来呢,否终则倾,何可长也。有一个倾字,要么改革,做大手术将所有积弊铲除,要么只有一条,用一个新王朝完全替代!革命!除了这两条外,只剩下一条道路,其亡其亡!
郑朗站了起来,背手说道:“国家危机重重,背着史无前例的欠负,西夏又野心勃勃,内部宗室子弟、权贵膨胀,积弊繁多,并没有进入同人卦,现在陛下奋发有为,也有许多士大夫竭尽全力辅助陛下,不过士大夫并没有团结一心,无论朝廷做了多少兼让,许多权贵欲壑难填,只知道伸手要好处,却不愿意做半点退让,依然在否卦第五爻中,生与死一线间!”
对易经郑朗很推崇的,后来人胡来,将它认为道家的学问,易经是积极的,出世的,与道家有何干系,更可笑的,自古以来,居然将它当成算命卜卦法宝。
其实易经有很强的哲学辨论观,不能用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去武断的甄别,它几乎覆盖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领域。因为古代的局限性,不能认真剖析,若有能力将它认真剖析开来,它几乎是一部超前的宇宙观哲学论著,甚至胜过西方许多哲学家的思想。郑朗的儒学核心,就受了易经影响启发,最终将自己的儒学完善。
因为都堂郑朗用易经剖析,导致不久后许多人重新研究诠注易经,形成一种风潮。
郑朗又说道:“老子说得对,每一凶卦不用说了,死机重重,就是吉卦,也有一个凶爻,不可能代代都有英主贤臣,而且立国越长久,危机越深重,解决起来也会越麻烦。最终必是死亡。但终是消积的想法。夫子说得同样有道理,每一吉卦有一个凶爻,稍不留神,便招来灭国之祸,例如天宝盛时,唐朝文治武功达到巅峰,李林甫误国,唐明皇倦政,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逃亡巴蜀,马崽坡甚至为安抚兵士,将爱妃活海缢死。早知如何,何必当初?但只要注意调控,吉卦就能很长时间滞留下来,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多爻,一爻一卦的推进,并不代表到了时间就会自动转向下一爻下一卦。通过人为,可以将这一爻一卦延长或者缩短。即便凶卦如何?再凶还有越王句践凶吗,卧薪尝胆之后,一跃成春秋之雄。这才是夫子修易的用心。”
“行知,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能说具体一点吗?”曾公亮又道。
“明仲,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走了近两千年时光,自秦朝到我朝初立,又是近一千两百年时光。秦朝封建,打开了一扇窗户,我朝也在渐渐打开另一扇窗户。”
“行知道来,”曾公亮说。说易经,那只是理论依据。得来一点实际的。
郑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了理论,是夫子说的,那么改革就成了故事,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史上王安石也用了这一招,可惜因为过于倔强。来了一个三不,将其作用削弱。
“还是从天道说起,天道注定盛必转衰,灭亡,新王朝由生转盛,一次次循环。但并没有规订时间,因此秦隋立国只有几十年便亡国,汉唐则为久远。那么天道何在?在于爱民之心。即便是十六国南北朝时,谁爱民用政策得当。谁就会强大。到了我朝,爱民程度远盛于历朝历代,故我敢断言,不管以后如何,只好不出暴君,我朝命数必长远唐朝。太祖太宗取消部曲制度,禁止人口贩卖,已经逐渐打开这扇窗户。还有地道,大地受载能力有限。创造财富有限。但当真无策可用?我朝重视工商业,由是国家益富。各地区百姓渐渐重视生产技术。精耕细种,产量增加。真宗又有远见地引进了占城稻。这些措施正在一点一滴地将这扇窗户隐隐地推开,未推开,但看到那点亮光。正是因为如此,我朝面积狭小,却养活了史上最多的人口。还有,子厚,以前福建路九成以上乃山区,土地贫瘠,却养活了最稠密的百姓。迫不得己,许多百姓将自己子女活活掐死溺死。王鼎等士大夫多禁止,你身为建州人,你来说一说。”
说就说,章惇会怕谁?
他朗声答道:“陛下,郑公,王鼎虽好心,臣以为不切实际。若不是如此,福建路人口辈加稠密,最后百姓在没有生机之下,又会象庆历年间那样,盗贼四起。如今因为两广开发,许多百姓奔向两广,这一陋行逐渐消失了。不过十年过后,下一代成长起来,又会再次变得稠密,只能向两广安纳。郑公的意思我晓得了。两位祖宗重视农业,鼓励百姓开荒,郑公南下开发荆湖与两广,也是禀程这一宗旨。我朝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这就是地道的窗户。大地面积有限,但可以用一些手段增加它的承载能力。”
“中的。再者就是人道,我不想多说,以免各位又要弹劾我,反对我,只说一句,请看府州折家!”
府州就那点蛋大的地方,朝廷也不过给了一名知州的名额,封赐数名折家子弟为官,但折家有多少子弟?家主与几名有官位在身的人除外,其他人迅速让他们沦为平民,因此折家子弟虽多,却不会成为府州的妨碍。
再看国内呢?
宗室子弟外戚越来越膨胀,现在超过千名以上,个个都想要好生活,眼下还能满足,若是超过万人以上,怎么办?还有的官员能生孩子,一生就是十几个儿子,个个都想做高官,官员就那么多,最后怎么办?大商人都想家产万贯,但无论国家用什么政策,将财富做大,始终有限度的,又怎么办?主户个个都想拥有几万亩耕地,就是将宋朝所有潜力发挥出来,包括两广两荆一起开发,也不会超过一千万顷耕地,又怎么办?
只有一法,主动地限制他们兼并与无限度的膨胀!给平民百姓一份生机。
郑朗不去提了,道理都懂的,只是大家一起不愿意主动做退让罢了。又道:“为了从这一凶爻平安渡过,今年还有一次改革,也是最后一次改革,以后只会微调。迈过去,同人之卦便会到来。而且咸平之治、皇祐嘉祐之治,若再来一个熙宁之治成功,很有可能替祖宗彻底将这扇窗户打开,也会是一场铭载史书史诗般的中兴之治,能否成为史诗,就看诸位了。”
唐朝这才苟延残喘了一百多年。若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一代不如一代,人口又急剧增加,兼并比宋朝更严重,是否更早地爆发黄巢起义,提前灭亡?
不能说郑朗激进,确实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宗室子弟越来越多。现在头痛。几十年过后更头痛,不但宗室。例如吕夷简四子,范仲淹四子,韩亿八子,多名列顶级士大夫行列,曾公亮几个儿子也渐渐全冒了上来,还有呢,王家、文家、章家,等等。这仅是士大夫家族,还有外戚世家,象李家(李皇后外家李处耘家族),曹家、高家、向家,虽外戚没有直接参与多少朝政,可那个敢轻视?
曾公亮大半天才问道:“可有良策?”
“明仲是问万年之策,还是千年之策?”
“有何区别?”
“万年之策,我肯定没有,不论什么国家,最终注定走向灭亡的命运,一场动荡将所有积累的弊端全部扫平,新的国度再次开始,再次昌盛,再次灭亡。这是天道,任何人阻止不了。故老子说水满则盈,月满则亏。老子注重的乃是大势。但夫子不同,他着重的是每一个段落。若君臣做得好,可以将这一势头无限制的挽留。这样吧,我剖析一段易经的走向。仁宗之朝时,类似泰卦,自执政起就开始与执意与君子行动(第一爻,拨茅茹,以其汇,征吉),因此包容一切(第二爻,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君臣一心,即便有庆历战争之害,灾害连连,皆平安渡过(第三爻,无往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由是百姓安居乐业,就连兵事也渐渐减少(第四爻,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国家进入史无前例的大治。但这时也到达巅峰了,阴消于外,阳侵于内,想要将这段美好的时光停留住,夫子与文王已经教导我们怎么做了。第五爻说帝乙归妹,大吉大利。商大帝帝乙将莘国长女太姒嫁给周文王,对其有恩。其后帝乙之子商纣王与周朝发生战争,火烧鹿台**而死,周武王仍因为以前帝乙的恩情,封授帝乙数名子孙诸候国家。箕子在朝鲜,微子在宋国,得享数百年基业。即便至今,宋姓仍然是我朝大姓之一。当然,这是到了万不得己时才使用的下策。帝乙归妹,未必是归妹,而是指在这时候,必须进行调控,将一些极度繁荣所带来的隐患一一解决,那么这一爻便不会迅速进入下一爻(第六爻,城墙倾倒,墙土重返护城河,不宜兴师动众,即便向手下发号命令,号令正确,也因政令错乱,带来更多的不利),甚至下一卦(大恶的否卦)。”
后面还有,在内宫郑朗只从否卦第五爻说起,前面几爻含模地略过。在这里,郑朗索性什么也不说。
不过能坐到这里的,难道否卦不知道吗?
不用郑朗解释,按照郑朗这种说法,自然而然推理下去。
皇祐时达到巅峰,国家财政健康,以至直接间接的用在开发南方与战争的费用几乎近达亿缗钱,国家财政还没有吃紧。并且将侬智高判乱迅速平灭,狄青兵进阐鄯城,让大理屈服。郑朗兵进升龙城,让交趾投降。将数个面积广大的争议羁縻州全部归纳到宋朝疆域中。虽南方不及北方,文治武功在宋朝。也算是中兴时的巅峰。
但大家一起陶醉在这个歌舞升平的年光里,一个个不作为,非是帝乙归妹,而是坐看阴阳交浸,国政渐渐崩坏。仁宗时仍然未看出来,英宗时危机爆发,韩琦专权,群臣不服。政令不畅,岂不正是第六爻,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宋朝也很快进入否卦,天地阳阴不交合,万物不能生长。君臣上下不和,天下邦国不宁。
赵顼心中也有些惭愧,若不是老子弄出这些事,又哪里来的治平之害,以至今天自己很苦逼,平时宫中就是一些用度,也不得不精打细算着。还有那个巨大的欠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还清。
但在这个凶卦里还有着一线生机。
第一爻,拨起茅草。其根相连,虽国家不好,君子们却抱成了团,是吉祥的。想到这里,许多人又看着郑朗,郑朗在郑州,似乎未怎么管,可那一篇篇儒学却激励着许多仁人志士。这也是治平之败政,正道不灭的原因所在。因此象辞说。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第二爻,小人阿谀奉承。得到好处,德高望重的人却否定了阿谀奉承,前者是吉是好处,后才是亨,是大道所在。韩琦欧阳修确实得到很多好处,封官拜爵,权倾一时。但到了第三爻,由于胡作非为,终于召至羞辱。这就是韩琦的下场。第四爻乃是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但只是生机,不代表着就真的生过来了。
因此在第五爻,否卦将要结束,德者可以获得吉详。不过若不奋发有为,就会其亡其亡,不久就要灭亡了。生在这一刻,死也在这一刻。
但怎么“生”过来呢,否终则倾,何可长也。有一个倾字,要么改革,做大手术将所有积弊铲除,要么只有一条,用一个新王朝完全替代!革命!除了这两条外,只剩下一条道路,其亡其亡!
郑朗站了起来,背手说道:“国家危机重重,背着史无前例的欠负,西夏又野心勃勃,内部宗室子弟、权贵膨胀,积弊繁多,并没有进入同人卦,现在陛下奋发有为,也有许多士大夫竭尽全力辅助陛下,不过士大夫并没有团结一心,无论朝廷做了多少兼让,许多权贵欲壑难填,只知道伸手要好处,却不愿意做半点退让,依然在否卦第五爻中,生与死一线间!”
对易经郑朗很推崇的,后来人胡来,将它认为道家的学问,易经是积极的,出世的,与道家有何干系,更可笑的,自古以来,居然将它当成算命卜卦法宝。
其实易经有很强的哲学辨论观,不能用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去武断的甄别,它几乎覆盖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领域。因为古代的局限性,不能认真剖析,若有能力将它认真剖析开来,它几乎是一部超前的宇宙观哲学论著,甚至胜过西方许多哲学家的思想。郑朗的儒学核心,就受了易经影响启发,最终将自己的儒学完善。
因为都堂郑朗用易经剖析,导致不久后许多人重新研究诠注易经,形成一种风潮。
郑朗又说道:“老子说得对,每一凶卦不用说了,死机重重,就是吉卦,也有一个凶爻,不可能代代都有英主贤臣,而且立国越长久,危机越深重,解决起来也会越麻烦。最终必是死亡。但终是消积的想法。夫子说得同样有道理,每一吉卦有一个凶爻,稍不留神,便招来灭国之祸,例如天宝盛时,唐朝文治武功达到巅峰,李林甫误国,唐明皇倦政,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逃亡巴蜀,马崽坡甚至为安抚兵士,将爱妃活海缢死。早知如何,何必当初?但只要注意调控,吉卦就能很长时间滞留下来,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多爻,一爻一卦的推进,并不代表到了时间就会自动转向下一爻下一卦。通过人为,可以将这一爻一卦延长或者缩短。即便凶卦如何?再凶还有越王句践凶吗,卧薪尝胆之后,一跃成春秋之雄。这才是夫子修易的用心。”
“行知,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能说具体一点吗?”曾公亮又道。
“明仲,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走了近两千年时光,自秦朝到我朝初立,又是近一千两百年时光。秦朝封建,打开了一扇窗户,我朝也在渐渐打开另一扇窗户。”
“行知道来,”曾公亮说。说易经,那只是理论依据。得来一点实际的。
郑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了理论,是夫子说的,那么改革就成了故事,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史上王安石也用了这一招,可惜因为过于倔强。来了一个三不,将其作用削弱。
“还是从天道说起,天道注定盛必转衰,灭亡,新王朝由生转盛,一次次循环。但并没有规订时间,因此秦隋立国只有几十年便亡国,汉唐则为久远。那么天道何在?在于爱民之心。即便是十六国南北朝时,谁爱民用政策得当。谁就会强大。到了我朝,爱民程度远盛于历朝历代,故我敢断言,不管以后如何,只好不出暴君,我朝命数必长远唐朝。太祖太宗取消部曲制度,禁止人口贩卖,已经逐渐打开这扇窗户。还有地道,大地受载能力有限。创造财富有限。但当真无策可用?我朝重视工商业,由是国家益富。各地区百姓渐渐重视生产技术。精耕细种,产量增加。真宗又有远见地引进了占城稻。这些措施正在一点一滴地将这扇窗户隐隐地推开,未推开,但看到那点亮光。正是因为如此,我朝面积狭小,却养活了史上最多的人口。还有,子厚,以前福建路九成以上乃山区,土地贫瘠,却养活了最稠密的百姓。迫不得己,许多百姓将自己子女活活掐死溺死。王鼎等士大夫多禁止,你身为建州人,你来说一说。”
说就说,章惇会怕谁?
他朗声答道:“陛下,郑公,王鼎虽好心,臣以为不切实际。若不是如此,福建路人口辈加稠密,最后百姓在没有生机之下,又会象庆历年间那样,盗贼四起。如今因为两广开发,许多百姓奔向两广,这一陋行逐渐消失了。不过十年过后,下一代成长起来,又会再次变得稠密,只能向两广安纳。郑公的意思我晓得了。两位祖宗重视农业,鼓励百姓开荒,郑公南下开发荆湖与两广,也是禀程这一宗旨。我朝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这就是地道的窗户。大地面积有限,但可以用一些手段增加它的承载能力。”
“中的。再者就是人道,我不想多说,以免各位又要弹劾我,反对我,只说一句,请看府州折家!”
府州就那点蛋大的地方,朝廷也不过给了一名知州的名额,封赐数名折家子弟为官,但折家有多少子弟?家主与几名有官位在身的人除外,其他人迅速让他们沦为平民,因此折家子弟虽多,却不会成为府州的妨碍。
再看国内呢?
宗室子弟外戚越来越膨胀,现在超过千名以上,个个都想要好生活,眼下还能满足,若是超过万人以上,怎么办?还有的官员能生孩子,一生就是十几个儿子,个个都想做高官,官员就那么多,最后怎么办?大商人都想家产万贯,但无论国家用什么政策,将财富做大,始终有限度的,又怎么办?主户个个都想拥有几万亩耕地,就是将宋朝所有潜力发挥出来,包括两广两荆一起开发,也不会超过一千万顷耕地,又怎么办?
只有一法,主动地限制他们兼并与无限度的膨胀!给平民百姓一份生机。
郑朗不去提了,道理都懂的,只是大家一起不愿意主动做退让罢了。又道:“为了从这一凶爻平安渡过,今年还有一次改革,也是最后一次改革,以后只会微调。迈过去,同人之卦便会到来。而且咸平之治、皇祐嘉祐之治,若再来一个熙宁之治成功,很有可能替祖宗彻底将这扇窗户打开,也会是一场铭载史书史诗般的中兴之治,能否成为史诗,就看诸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