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 www.91wx.org,乱世第一名相谢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在跟整个国家为敌。谢安是当时众望所归,你杀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还怎么统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这个国家也还得靠人家高门士族来支撑呀。你再发狠把他们都杀了,那这国家就一下儿没有了支柱,立刻就会大乱。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面的支持啊。
第四方面:威慑
威慑是桓温最惯用的手段,一直把个司马昱整得摸不着天地。其实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办法了。靠威慑,他当了大司马,统全国军事;靠威慑,他录了尚书事,成为宰相;靠威慑,他成功地行了废立。但是!他这最后一次的威慑,碰上的不再是司马昱,而是就不吃你这一套的谢安。谢安虽然一向隐忍不发,但在大事关头却是很果断的,出手毫不容情。从他后来削减桓家势力,迫使桓冲让出下游的事儿,就能够看得更清楚。不恰当地设想,如果谢安20岁出仕,然后还能很快在朝廷崭露头角的话,桓温很可能就做不了这么大了。
其实,桓温真的下定决心杀谢安了吗?没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慑。试想,他要杀谢安王坦之然后篡位,那就该突然举事,这很容易办到啊,而且这样,朝廷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兵,还少遇抵抗呢。他把声势造那么大,弄得整个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为什么呢?他就想吓唬他们,然后乖乖给他一个摄政王!这要是我们司马丞相肯定就又就范了,连王坦之都已经顶不住了吗。这就是,箭在弦上,人们预测不了它的力量,就会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只是一支箭,再没什么别的了。但桓温的箭真的犀利吗?
结果这回他碰上了谢安。谢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谢安相信,桓温自己明白,杀时望大臣,再篡位,对他来说是不明智的。这个天下你坐不住,因为国家目前的大局不适宜这样。所以,谢安也才有胆子敢去跟桓温正面对抗,这是他的底气。当然这也是十分凶险的,如果桓温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谢安所能够控制的了,那就以身殉国吧。
而最后,桓温还是明智的,这其实正说明他是有远见的人。看看八王之乱时候那些个诸侯王们,轮番进洛阳做庄,当什么摄政王,结果有谁落了好下场?虽然桓温远胜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样统领天下,还有很远的路啊。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这件事的内情,大略如此。不论谢安还是桓温,对这件事的处理,都是令人称赞的。国家稳定了,没有战乱和血腥,把这么大的事儿这样解决,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这才是政治家的远见和风度啊。
影响:
这件事儿对整个东晋来说,可是极其重大的。它几乎就是个标志性事件。
首先,从此以后,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就开始走下坡儿了,东晋的“桓温时代”也一天天地变得黯淡。
其次,这件事儿使谢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们甚至能感觉到,将来取代桓氏而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谢氏莫属。王坦之是在关键时刻掉了回链子,这个“倒拿手版,汗留浃背”,也被人们争相“传颂”。在这事儿之前,王谢齐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谢氏还要尊贵,但在这件事儿之后,王坦之就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人们都说,原来王谢齐名,这一回,可算看出优劣来了。
再次,谢安的从容赴鸿门宴,得到了皇室的认可。原本,皇室把人家当替罪羊去送死,结果人家却让干嘛就干嘛,一不推托,二没有一点儿不满,而且居然就把这事儿化解了。其实不让桓温当摄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们不肯去担这个风险。而这一来,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谢安的胆识,也对他的为人更加了解(其实主要就是皇太后褚蒜子)。于是这才有了,一年以后,谢安与褚蒜子达成权力联合,彻底消除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开启了东晋的安定局面……
最后,还是来总结一下儿,这次“抗桓事件”的功勋人物:
历来大家一说起“阻止桓温篡位”,就一下子就会想起谢安的“临危不惧”,好像这事儿都是他一人儿的功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脑,其实少了哪个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壮着胆子毁了遗诏,如果不是王彪之扛着压力违抗褚蒜子的诏令,如果不是谢安用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团结广大士族官员,稳定“抗桓统一战线”,最后又冒死直面桓温,这场较量都不会成功。所以,应该说是整个高门士族对抗桓温的成功。三家这几位领导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当时人物范弘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当时王谢以死来守卫,这国家就保不住了呀……
我们桓大司马也的确是生不逢时,等到了人家刘裕那个时候,士族势力比现在已经衰败了一大截儿,各家也再没有像这几位这样的人物啦,所以刘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温就只有认输了……
第六章枭雄末路
病中的“九锡”
桓温这一回是真走到尽头了。没法儿再往前走了啊。再走只能是要摄政王,可人家已经表态了,就不给,不然你就杀了我。这是碰上比他还横的了,逼得他没辙,只好退一步,暂时接受事实吧。他的宏图大志,只好再从长计议,不过这一回,他还有什么时间再“计议”啊。
他去参拜了司马昱的陵寝,然后就回姑孰去。一回去,就病倒了。要说桓温这病来得也奇怪,后来人们都传说,在司马昱的陵前,他就举止失常,肯定是遇见鬼了,那鬼是专门来掐他的,就看见他一头拜倒在地,连连说什么“臣不敢,臣不敢”之类的鬼话。当然这故事信不信也就那么回事儿,不过桓温这时已经是61岁的人,算了一辈子心机,又被人家这么当头来了一下子,估计也是撑不住了。结果这一来,就一病不起。
眼看就要不行,他是越想越不甘心,临了就想再试一把,给朝廷上了道奏章,要孝武帝给他加“九锡”之礼。这个“九锡”是个啥东西呢,就是九样皇家贵器,什么衣服、车马、鼓吹之类,别看这些东西听着平常,但在那时候,皇上要是给哪个大臣加了“九锡”,可就是代表着同意禅位给这个大臣的意思。当年曹操就受过这“九锡”之礼。
其实要说这真是一种“临终”心态,临死想挣一把。桓温这时候加“九锡”根本就是不明智的。你引兵入朝,拿刀逼着人家的时候,人家都能不买你账,你现在病恹恹的求“九锡”,人家能搭理你?或许桓温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死马当活马医吧,万一谢安他们一时胡涂了呢。
改,一直改到死
这奏章报到朝廷,司马曜知道什么,万事还是王谢他们几个人作主。这事儿归尚书省管,谢安跟王彪之就根本没当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他们不说不给,也不说马上给,谢安就让自己的手下吏部侍郎袁宏,先草拟一个《求九锡文》再说。关于袁宏,还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袁宏本是个大才子,也是高门出身,曾经家道中落,在河上以贩运为生。有一天夜里,他就在船上独个吟他自己写的诗,本来日子过得穷啊,也没什么别的可干。袁宏也真是幸运,偏巧他的诗就被一位贵人听到了,而且十分欣赏,立刻邀请他相见。这位贵人,就是谢安的堂兄谢尚。当时谢尚正是安西将军领豫州刺史,正风光呢。因为这事儿,袁宏一下儿就出了名。谢尚还请他当了下属。这件事儿被后人传为文人际遇的佳话,李诗仙就写过这样的诗:“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感叹自己怎么不能像袁宏似的,碰到像谢尚这样识才的贵人呢。后来袁宏又跟了桓温好一段时间,才调到了朝廷。
就这么一位大才子,对他来说,写个《求九锡文》那还不容易得很,当即挥笔立就,给谢安送来了。谢安心里这个气,心说你袁宏果然是迂腐书生,做文章也得看看,你做的到底是什么吧?于是理也不理他,就说不行,拿回去改。结果弄得自恃才高的袁宏老大不满意。勉强改了一回,谢安还是什么也不说,就让他接着改。反复了几回,袁宏实在受不了了,这谢安是成心为难呀。他气得没办法,就跑到尚书仆射王彪之那儿,委曲地说,谢尚书只说让改,可又不说怎么改,您给我瞧瞧,这可怎么办?王彪之不以为然地一笑说,你本是大才啊,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袁宏立刻更摸不着头脑了,这俩人怎么都一个路数儿?王彪之也觉得这袁宏是迂腐了点儿,心想干脆跟他说明算了,就说,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们领导的心思呢?你怎么就不看看,桓温他现在怎么样了?袁宏听了这话,细想,才恍然大悟。一下儿就乐儿了,喜滋滋地说,哈哈,原来如此,好啊,那就改吧。这袁宏可也是跟随了桓温很久的人哪,心里哪儿把桓温当回事儿,要不桓温怎么得不了天下呢。
结果,一个《求九锡文》在尚书省从长官到基层的一致拖延下,就是没个下文儿。桓温几次派人催,谢安王彪之谁也不当回事儿,找点儿借口就搪塞了。而最终,我们桓大司马咽气之前,也没有盼来这个梦寐以求的“九锡”。
临终嘱托
桓温也未必认为,这“九锡”就真能求来,看来谢安他们是没犯胡涂。求不来也没办法,得把自己的善后料理清楚啊。然后他就开始交待后事。
桓温果然是有魄力,一概的“废长立幼”,把桓家大事托付给了最小的弟弟桓冲,把自己南郡公的爵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桓玄,这时的桓玄才4岁。不过后来,这引发了桓家内部的厮杀,直到桓温死后,桓冲把四哥桓秘和桓温的两个儿子都制了才算了事。
桓冲在病榻前问桓温,桓家的事该怎么办?是不是要再除掉谢安他们。这时我们的桓大司马想了想,忽然长叹说:“他们不是你能对付得了的……还是不要做什么打算啦……”
……
很快,威风一世的桓大司马与世长辞,终年62岁。
王谢很给桓温面子,毕竟他虽有篡位的行动,但没有引发不可收拾的结果,所以朝廷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规格跟当年的王导一样,并给他追赠了丞相。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桓温临终时的官职:
大晋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兗二州刺史、南郡公。
到这里,我们谢太傅的政治生涯算是过了一半儿,他出仕一共26年,而到现在,也刚好过去了13年。瞧这13年,先隐忍,再苦熬,接着韬晦自处,然后担杀身之祸,最后冒死赴鸿门宴。这日子过得也是好艰难。
不过,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这种以退为进,不事张扬,隐忍后发的手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现在他的声望可跟当年的“天下第一名士”又完全不一样了,从皇上到百官,要问起朝廷里谁最让人信赖,谁最能担起这个国家,毫无疑问,大家都会说,谢安。这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的,他没去求什么,没去争什么,但一切反倒顺理成章地来了。同桓温正相反,人们是从心里愿意支持他,而不是迫于什么压力。和他隐居时一样,为官这13年,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困境,他都能不事声扬地把一切理顺,从没有一句不满的话,啥时候都高高兴兴,是别人的风头绝不去抢,到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仍然是,没让人们找出一点儿毛病来。
老子这样告诉我们:处弱者才是真的强,处下者才能真的居上,只有不去同别人争斗,别人才真的争不过你。从我们谢太傅的成功之道来看,这真是人生的高妙至理啊。易中天先生这样说:“实际上谢安的为人处世是极其老练老辣的,已达到几乎无人可以效法的程度”,“一旦进入官场,他的老庄之学就化为极其高明圆滑以静制动的政治手腕”。其实这个评价,也正跟当年桓温所说“安石的为人处身之道,的确高于旁人”,是一个意思啊。
来看谢安的下一步战略目标:
让这个内部像绷紧的弓弦一样的国家,松弛下来,停止由来已久的内争,人人安心,一致对外!!
但是,这个宏伟计划,看上去几乎就不可能实现,东晋除了王导执政初期那段儿,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安定的局面。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件事他办成了。同时没有引起任何波动,一切都在平稳中完成过渡。并且,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是怎样让这个目标终于得以实现的……
第五卷荆扬相衡天下平---谢安与桓冲
第一章削权与训政
宏伟的战略:荆扬相衡,则天下平
大枭雄桓温的死,也让我们随着东晋朝廷,先稍稍缓一口气。这时是公元374年,距淝水之战还有9年。谢安54岁。
新一轮的斗争马上就要开局,这一回较量和上一回相比,虽然骨子里都是抑制和削弱桓氏对朝廷的威胁,但局势可已经发生了变化。桓温的时代,谢安与他交锋时,他已经做得很强了,谁也没办法,于是谢安就一直顺势而为,老天让我忍,我就心甘情愿地忍,直到抓住了桓温的弱点,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给他致命的打击。
但是这一回,谢安可是处在主动地位了。实话说,就是他要整桓冲。他为什么要整桓冲?因为这个时候,北方前秦已经灭掉了前燕,日益变得强大。大举南侵那是早晚的事。瞧瞧这局势,当时所有与北方接壤的州郡,都在桓家手里。从上游荆州到下游徐州,桓家是全线受敌(荆州刺史是桓温的弟弟桓豁,并统领上游六州军事)。这多可怕,桓家不可能扛住啊!首先,它根本没有那么多能统兵的将领和那么多的军队。其次,它也根本没把保卫国家当成头等大事,它还想哪天有机会,再下建康呢。
更重要的是,就算桓家真想一门心思先保卫国家,朝廷也不可能全力支持它。这是很明白的,我支持你,不断给你输送粮饷物资,把你养大,就算出现了奇迹,你能把前秦打败,那你还不一回头就把我给吞掉,况且,很可能你还没打前秦呢,就先回头来灭我了。这比起桓温那时候,只会更加可怕。那我为什么要支持你,除非我比那个晋惠帝还要白痴。
就这样一个危急的局面,到处都是像乱麻纠缠在一起的矛盾。怎么办?谢安看得清楚,如果不改变势力格局,这问题就根本解决不了。东晋亡国也就指日可待了。这个时候,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全面规划,但是当时,包括王彪之他们,都并不理解他。其实只要看一看后面,他是怎么有计划按步骤地实现这个目标的,这思路就明白得很了。
其实他的这个目标很明确,这就是:让桓冲让出下游!而且越快越好,因为收回下游后,朝廷还要进行战备。如果能够做到的话,那么首先增加了对抗前秦的力量,更有取胜把握;其次,桓家势力得到了抑制,再不会出现桓温那时的严重情况;再次,势力平衡之后,国家内部就不再处于紧张状态,连百姓都会安心,就可以致力于调理内政了。而这个,就是东晋所特有的——“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局面。
我们来看看谢安实现这战略的步骤:
是在跟整个国家为敌。谢安是当时众望所归,你杀了他,就是倒行逆施,必然大失人心,还怎么统治天下?而且想一想,就算你篡位成功,这个国家也还得靠人家高门士族来支撑呀。你再发狠把他们都杀了,那这国家就一下儿没有了支柱,立刻就会大乱。一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成就一件大事,需要很多很多方面的支持啊。
第四方面:威慑
威慑是桓温最惯用的手段,一直把个司马昱整得摸不着天地。其实这也是他能用的最好办法了。靠威慑,他当了大司马,统全国军事;靠威慑,他录了尚书事,成为宰相;靠威慑,他成功地行了废立。但是!他这最后一次的威慑,碰上的不再是司马昱,而是就不吃你这一套的谢安。谢安虽然一向隐忍不发,但在大事关头却是很果断的,出手毫不容情。从他后来削减桓家势力,迫使桓冲让出下游的事儿,就能够看得更清楚。不恰当地设想,如果谢安20岁出仕,然后还能很快在朝廷崭露头角的话,桓温很可能就做不了这么大了。
其实,桓温真的下定决心杀谢安了吗?没有。他更主要的是想威慑。试想,他要杀谢安王坦之然后篡位,那就该突然举事,这很容易办到啊,而且这样,朝廷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兵,还少遇抵抗呢。他把声势造那么大,弄得整个建康恨不得人人皆知,为什么呢?他就想吓唬他们,然后乖乖给他一个摄政王!这要是我们司马丞相肯定就又就范了,连王坦之都已经顶不住了吗。这就是,箭在弦上,人们预测不了它的力量,就会害怕。但一旦射出去了,可就只是一支箭,再没什么别的了。但桓温的箭真的犀利吗?
结果这回他碰上了谢安。谢安是很了解他的人。谢安相信,桓温自己明白,杀时望大臣,再篡位,对他来说是不明智的。这个天下你坐不住,因为国家目前的大局不适宜这样。所以,谢安也才有胆子敢去跟桓温正面对抗,这是他的底气。当然这也是十分凶险的,如果桓温就是不理智了呢?那也是天意,就不是谢安所能够控制的了,那就以身殉国吧。
而最后,桓温还是明智的,这其实正说明他是有远见的人。看看八王之乱时候那些个诸侯王们,轮番进洛阳做庄,当什么摄政王,结果有谁落了好下场?虽然桓温远胜那些人,但是要到像曹操那样统领天下,还有很远的路啊。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这件事的内情,大略如此。不论谢安还是桓温,对这件事的处理,都是令人称赞的。国家稳定了,没有战乱和血腥,把这么大的事儿这样解决,没有出现严重的后果,这才是政治家的远见和风度啊。
影响:
这件事儿对整个东晋来说,可是极其重大的。它几乎就是个标志性事件。
首先,从此以后,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就开始走下坡儿了,东晋的“桓温时代”也一天天地变得黯淡。
其次,这件事儿使谢安的威望和地位再一次得到空前提升。人们甚至能感觉到,将来取代桓氏而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家族,非谢氏莫属。王坦之是在关键时刻掉了回链子,这个“倒拿手版,汗留浃背”,也被人们争相“传颂”。在这事儿之前,王谢齐名,而且王坦之的家族太原王氏比谢氏还要尊贵,但在这件事儿之后,王坦之就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人们都说,原来王谢齐名,这一回,可算看出优劣来了。
再次,谢安的从容赴鸿门宴,得到了皇室的认可。原本,皇室把人家当替罪羊去送死,结果人家却让干嘛就干嘛,一不推托,二没有一点儿不满,而且居然就把这事儿化解了。其实不让桓温当摄政王,皇室正求之不得呢,就是他们不肯去担这个风险。而这一来,皇室倒一下子看到了谢安的胆识,也对他的为人更加了解(其实主要就是皇太后褚蒜子)。于是这才有了,一年以后,谢安与褚蒜子达成权力联合,彻底消除桓家对朝廷的威胁,开启了东晋的安定局面……
最后,还是来总结一下儿,这次“抗桓事件”的功勋人物:
历来大家一说起“阻止桓温篡位”,就一下子就会想起谢安的“临危不惧”,好像这事儿都是他一人儿的功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三大家族三位首脑,其实少了哪个都不行。如果不是王坦之壮着胆子毁了遗诏,如果不是王彪之扛着压力违抗褚蒜子的诏令,如果不是谢安用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团结广大士族官员,稳定“抗桓统一战线”,最后又冒死直面桓温,这场较量都不会成功。所以,应该说是整个高门士族对抗桓温的成功。三家这几位领导人物,也都是有真本事的。当时人物范弘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不是当时王谢以死来守卫,这国家就保不住了呀……
我们桓大司马也的确是生不逢时,等到了人家刘裕那个时候,士族势力比现在已经衰败了一大截儿,各家也再没有像这几位这样的人物啦,所以刘裕就能得天下,而他桓温就只有认输了……
第六章枭雄末路
病中的“九锡”
桓温这一回是真走到尽头了。没法儿再往前走了啊。再走只能是要摄政王,可人家已经表态了,就不给,不然你就杀了我。这是碰上比他还横的了,逼得他没辙,只好退一步,暂时接受事实吧。他的宏图大志,只好再从长计议,不过这一回,他还有什么时间再“计议”啊。
他去参拜了司马昱的陵寝,然后就回姑孰去。一回去,就病倒了。要说桓温这病来得也奇怪,后来人们都传说,在司马昱的陵前,他就举止失常,肯定是遇见鬼了,那鬼是专门来掐他的,就看见他一头拜倒在地,连连说什么“臣不敢,臣不敢”之类的鬼话。当然这故事信不信也就那么回事儿,不过桓温这时已经是61岁的人,算了一辈子心机,又被人家这么当头来了一下子,估计也是撑不住了。结果这一来,就一病不起。
眼看就要不行,他是越想越不甘心,临了就想再试一把,给朝廷上了道奏章,要孝武帝给他加“九锡”之礼。这个“九锡”是个啥东西呢,就是九样皇家贵器,什么衣服、车马、鼓吹之类,别看这些东西听着平常,但在那时候,皇上要是给哪个大臣加了“九锡”,可就是代表着同意禅位给这个大臣的意思。当年曹操就受过这“九锡”之礼。
其实要说这真是一种“临终”心态,临死想挣一把。桓温这时候加“九锡”根本就是不明智的。你引兵入朝,拿刀逼着人家的时候,人家都能不买你账,你现在病恹恹的求“九锡”,人家能搭理你?或许桓温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死马当活马医吧,万一谢安他们一时胡涂了呢。
改,一直改到死
这奏章报到朝廷,司马曜知道什么,万事还是王谢他们几个人作主。这事儿归尚书省管,谢安跟王彪之就根本没当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儿。他们不说不给,也不说马上给,谢安就让自己的手下吏部侍郎袁宏,先草拟一个《求九锡文》再说。关于袁宏,还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袁宏本是个大才子,也是高门出身,曾经家道中落,在河上以贩运为生。有一天夜里,他就在船上独个吟他自己写的诗,本来日子过得穷啊,也没什么别的可干。袁宏也真是幸运,偏巧他的诗就被一位贵人听到了,而且十分欣赏,立刻邀请他相见。这位贵人,就是谢安的堂兄谢尚。当时谢尚正是安西将军领豫州刺史,正风光呢。因为这事儿,袁宏一下儿就出了名。谢尚还请他当了下属。这件事儿被后人传为文人际遇的佳话,李诗仙就写过这样的诗:“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感叹自己怎么不能像袁宏似的,碰到像谢尚这样识才的贵人呢。后来袁宏又跟了桓温好一段时间,才调到了朝廷。
就这么一位大才子,对他来说,写个《求九锡文》那还不容易得很,当即挥笔立就,给谢安送来了。谢安心里这个气,心说你袁宏果然是迂腐书生,做文章也得看看,你做的到底是什么吧?于是理也不理他,就说不行,拿回去改。结果弄得自恃才高的袁宏老大不满意。勉强改了一回,谢安还是什么也不说,就让他接着改。反复了几回,袁宏实在受不了了,这谢安是成心为难呀。他气得没办法,就跑到尚书仆射王彪之那儿,委曲地说,谢尚书只说让改,可又不说怎么改,您给我瞧瞧,这可怎么办?王彪之不以为然地一笑说,你本是大才啊,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袁宏立刻更摸不着头脑了,这俩人怎么都一个路数儿?王彪之也觉得这袁宏是迂腐了点儿,心想干脆跟他说明算了,就说,你怎么就不明白你们领导的心思呢?你怎么就不看看,桓温他现在怎么样了?袁宏听了这话,细想,才恍然大悟。一下儿就乐儿了,喜滋滋地说,哈哈,原来如此,好啊,那就改吧。这袁宏可也是跟随了桓温很久的人哪,心里哪儿把桓温当回事儿,要不桓温怎么得不了天下呢。
结果,一个《求九锡文》在尚书省从长官到基层的一致拖延下,就是没个下文儿。桓温几次派人催,谢安王彪之谁也不当回事儿,找点儿借口就搪塞了。而最终,我们桓大司马咽气之前,也没有盼来这个梦寐以求的“九锡”。
临终嘱托
桓温也未必认为,这“九锡”就真能求来,看来谢安他们是没犯胡涂。求不来也没办法,得把自己的善后料理清楚啊。然后他就开始交待后事。
桓温果然是有魄力,一概的“废长立幼”,把桓家大事托付给了最小的弟弟桓冲,把自己南郡公的爵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桓玄,这时的桓玄才4岁。不过后来,这引发了桓家内部的厮杀,直到桓温死后,桓冲把四哥桓秘和桓温的两个儿子都制了才算了事。
桓冲在病榻前问桓温,桓家的事该怎么办?是不是要再除掉谢安他们。这时我们的桓大司马想了想,忽然长叹说:“他们不是你能对付得了的……还是不要做什么打算啦……”
……
很快,威风一世的桓大司马与世长辞,终年62岁。
王谢很给桓温面子,毕竟他虽有篡位的行动,但没有引发不可收拾的结果,所以朝廷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规格跟当年的王导一样,并给他追赠了丞相。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桓温临终时的官职:
大晋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兗二州刺史、南郡公。
到这里,我们谢太傅的政治生涯算是过了一半儿,他出仕一共26年,而到现在,也刚好过去了13年。瞧这13年,先隐忍,再苦熬,接着韬晦自处,然后担杀身之祸,最后冒死赴鸿门宴。这日子过得也是好艰难。
不过,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这种以退为进,不事张扬,隐忍后发的手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现在他的声望可跟当年的“天下第一名士”又完全不一样了,从皇上到百官,要问起朝廷里谁最让人信赖,谁最能担起这个国家,毫无疑问,大家都会说,谢安。这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的,他没去求什么,没去争什么,但一切反倒顺理成章地来了。同桓温正相反,人们是从心里愿意支持他,而不是迫于什么压力。和他隐居时一样,为官这13年,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困境,他都能不事声扬地把一切理顺,从没有一句不满的话,啥时候都高高兴兴,是别人的风头绝不去抢,到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仍然是,没让人们找出一点儿毛病来。
老子这样告诉我们:处弱者才是真的强,处下者才能真的居上,只有不去同别人争斗,别人才真的争不过你。从我们谢太傅的成功之道来看,这真是人生的高妙至理啊。易中天先生这样说:“实际上谢安的为人处世是极其老练老辣的,已达到几乎无人可以效法的程度”,“一旦进入官场,他的老庄之学就化为极其高明圆滑以静制动的政治手腕”。其实这个评价,也正跟当年桓温所说“安石的为人处身之道,的确高于旁人”,是一个意思啊。
来看谢安的下一步战略目标:
让这个内部像绷紧的弓弦一样的国家,松弛下来,停止由来已久的内争,人人安心,一致对外!!
但是,这个宏伟计划,看上去几乎就不可能实现,东晋除了王导执政初期那段儿,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安定的局面。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件事他办成了。同时没有引起任何波动,一切都在平稳中完成过渡。并且,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是怎样让这个目标终于得以实现的……
第五卷荆扬相衡天下平---谢安与桓冲
第一章削权与训政
宏伟的战略:荆扬相衡,则天下平
大枭雄桓温的死,也让我们随着东晋朝廷,先稍稍缓一口气。这时是公元374年,距淝水之战还有9年。谢安54岁。
新一轮的斗争马上就要开局,这一回较量和上一回相比,虽然骨子里都是抑制和削弱桓氏对朝廷的威胁,但局势可已经发生了变化。桓温的时代,谢安与他交锋时,他已经做得很强了,谁也没办法,于是谢安就一直顺势而为,老天让我忍,我就心甘情愿地忍,直到抓住了桓温的弱点,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给他致命的打击。
但是这一回,谢安可是处在主动地位了。实话说,就是他要整桓冲。他为什么要整桓冲?因为这个时候,北方前秦已经灭掉了前燕,日益变得强大。大举南侵那是早晚的事。瞧瞧这局势,当时所有与北方接壤的州郡,都在桓家手里。从上游荆州到下游徐州,桓家是全线受敌(荆州刺史是桓温的弟弟桓豁,并统领上游六州军事)。这多可怕,桓家不可能扛住啊!首先,它根本没有那么多能统兵的将领和那么多的军队。其次,它也根本没把保卫国家当成头等大事,它还想哪天有机会,再下建康呢。
更重要的是,就算桓家真想一门心思先保卫国家,朝廷也不可能全力支持它。这是很明白的,我支持你,不断给你输送粮饷物资,把你养大,就算出现了奇迹,你能把前秦打败,那你还不一回头就把我给吞掉,况且,很可能你还没打前秦呢,就先回头来灭我了。这比起桓温那时候,只会更加可怕。那我为什么要支持你,除非我比那个晋惠帝还要白痴。
就这样一个危急的局面,到处都是像乱麻纠缠在一起的矛盾。怎么办?谢安看得清楚,如果不改变势力格局,这问题就根本解决不了。东晋亡国也就指日可待了。这个时候,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全面规划,但是当时,包括王彪之他们,都并不理解他。其实只要看一看后面,他是怎么有计划按步骤地实现这个目标的,这思路就明白得很了。
其实他的这个目标很明确,这就是:让桓冲让出下游!而且越快越好,因为收回下游后,朝廷还要进行战备。如果能够做到的话,那么首先增加了对抗前秦的力量,更有取胜把握;其次,桓家势力得到了抑制,再不会出现桓温那时的严重情况;再次,势力平衡之后,国家内部就不再处于紧张状态,连百姓都会安心,就可以致力于调理内政了。而这个,就是东晋所特有的——“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局面。
我们来看看谢安实现这战略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