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91文学 www.91wx.org,宋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书与侍读,更直于御书院。

    太宗听政之暇,尝以观书及笔法为意,诸家字体,洞臻精妙。尝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诘其故,著曰:"帝王始攻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后真宗尝对宰相语其事,且嘉著之善于规益,于侍书待诏中亦无其比。

    雍熙二年,迁左拾遗,使高丽。端拱初,加殿中侍御史。二年,与文仲同赐金紫。明年,卒,特加赗赐,录其子嗣复为奉礼郎。

    吕祐之,字元吉,济州钜野人。父文赞,本州录事参军。祐之,太平兴国初,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洋州。改右赞善大夫,出为泰宁军节度判官,移天雄军。召拜殿中侍御史,决狱西蜀。还知贝州,换右补阙、直史馆、同判吏部南曹,迁起居舍人。

    端拱中,副吕端使高丽,假内库钱五十万以办装。还,遇风涛,舟欲覆,祐之悉取所得货沉之,即止。复献海外覃皇泽诗十九首,太宗嘉之,仍蠲其所贷。淳化初,判户部勾院,会分备三馆职,以祐之与赵昂、安德裕并直昭文馆。俄以本官知制诰,赐金紫,同知贡举。

    有东野日宣者,祐之以妻族尝荐举之,坐鞫狱陈州不实,贬官,祐之亦降授殿中丞,再直史馆。未几,复知制诰。太宗尝阅班簿,择近臣举官,睹祐之姓名,宰相因言其前坐举无状。上曰:"此正可令赎过矣。"即取祐之焉。

    至道初,拜右谏议大夫,赐金紫,知审官院。出知襄州,徙寿州。真宗即位,转给事中,复知襄州,移升州。岁余,又典襄阳。归,掌吏部选事,知通进、银台司,与吕文仲并拜工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自置侍读、侍讲,甚艰其选,至是裁七人。祐之第其名氏,刻石于秘阁。

    祐之纯谨长者,不喜趋竞,所至无显誉,备顾问,不能有所启发。会文仲以疾罢近职,祐之亦出为集贤院学士,仍并迁刑部侍郎。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父承祐,仕闽,后归江南,仕李景,至刑部尚书致仕。慎修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

    开宝末,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慎修以为国且亡,当待罪,何贺也?自是每群臣称贺,从镒即奉表请罪。太祖嘉其得礼,遣吕使慰谕,供帐牢饩悉加优给。煜归朝,以慎修为太子右赞善大夫。煜表求慎修掌记室,许之。煜卒,改太常博士。历膳部、仓部、考功三员外,通判寿州,知开封县,又知湖、梓二州。

    淳化中,秘书监李至荐之,命以本官知直秘阁。慎修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作棋说以献。大抵谓:"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因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俄与直昭文馆韩援使淮南巡抚,累迁仓部、考功二部郎中。咸平中,又副邢昺为两浙巡抚使,俄同修起居注。景德初,上言衰老,求外任。真宗以儒雅宜留秘府,止听解记注之职。数月,擢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从幸澶州,遘寒疾,诏令肩舆先归。明年正月,卒,年六十九。赙钱二十万,绢一百匹。

    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上悯之,录其子汝士为大理评事,汝砺为奉礼郎。令有司给舟载其柩归洪州。

    慎修风度酝藉,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先是,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或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当时士大夫与之游者,咸推其素尚。然颇恃前辈,待后进倨慢,人以此少之。有集五卷。

    汝士至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

    杜镐,字文周,常州无锡人。父昌业,南唐虞部员外郎。镐幼好学,博贯经史。兄为法官,尝有子毁父画像,为旁亲所讼,疑其法不能决。镐曰:"僧道毁天尊、佛像,可比也。"兄甚奇之。举明经,解褐集贤校理,入直澄心堂。

    江南平,授千乘县主簿。太宗即位,江左旧儒多荐其能,改国子监丞、崇文院检讨。会将祀南郊,彗星见,宰相赵普召镐问之。镐曰:"当祭而日食,犹废;况谪见如此乎?"普言于上,即罢其礼。翌日,迁著作佐郎,改太子左赞善大夫,赐绯鱼。历殿中丞、国子博士,加秘阁校理。太宗观书秘阁,询镐经义,进对称旨,即日改虞部员外郎,加赐金帛。又问:"西汉赐与悉用黄金,而近代为难得之货,何也?"镐曰:"当是时,佛事未兴,故金价甚贱。"又尝召问天宝梨园事,敷奏详悉。再迁驾部员外郎,判太常礼院,与朱昂、刘承珪编次馆阁书籍,虞部郎中,事毕,赐金紫,改直秘阁。会修太祖实录,命镐检讨故事,以备访问。

    景德初,置龙图阁待制,因以命锡镐,加都官郎中。从幸澶渊,遇懿德皇后忌日,疑军中鼓吹之礼,时镐先还备仪仗,命驰骑问之。镐以武王载木主伐纣,前歌后舞为对。预修册府元龟,改司封郎中。四年,拜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赐袭衣、金带,班在枢密直学士下。时特置此职,儒者荣之。

    大中祥符中,同详定东封仪注,迁给事中。三年,又置本阁学士,迁镐工部侍郎,充其职。上日,赐宴秘阁,上作诗赐之,进秩礼部侍郎。六年冬,卒,年七十六。录其子渥为大理寺丞及三孙官。

    镐博闻强记,凡所检阅,必戒书吏云:"某事,某书在某卷、几行。"覆之,一无差误。每得异书,多召问之,镐必手疏本末以闻,顾遇甚厚。士大夫有所著撰,多访以古事,虽晚辈、卑品请益,应答无倦。年逾五十,犹日治经史数十卷,或寓直馆中,四鼓则起诵春秋。所居僻陋,仅庇风雨,处之二十载,不迁徙。燕居暇日,多挈醪馔以待宾友。性和易,清素有懿行,士类推重之。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祖文徽,仕南唐至工部尚书。父元方,亦仕李煜,为建州观察判官。王师平金陵,卢绛据歙州,遣使传檄至郡,元方斩其使。及绛擒,太祖闻元方所为,优奖之。拜殿中侍御史、知泉州,卒。

    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文徽特爱之。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又刲臂血写佛经,母疾寻愈。后数年,母卒,绝意名宦,游五台,将落发为僧。一夕,震雷破柱,道坐其下,了无怖色,寺僧异之,咸劝以仕。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解褐馆陶尉。曹彬镇徐州,辟为从事,深被礼遇。改兴元观察推官。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召对,出御书历,俾录其课,给以实奉。至道三年,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

    时寇党尚有伏岩谷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遇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顺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加赐袍带驿奏,玺书褒谕。

    咸平四年代归,赐绯鱼。上言曰:"朝廷命转运使、副,不惟审度金谷,盖以察廉郡县,庶臻治平,以召和气。今观所至,或匪尽公,盖无惩劝之科,致有因循之弊。望自今每使回日,先令具任内曾荐举才识者若干,奏绌贪猥者若干,朝廷议其否臧,以为赏罚。"从之。俄出知宁州。会举贤良方正之士,李宗谔以道名闻,策入第四等,拜左正言、直史馆。未几,出为西京转运副使。六年,始令三司使分部置副,召入,拜工部员外郎、充度支副使,赐金紫。

    道儒雅迂缓,治剧非所长。卞哀为盐铁副使,与道同候对,将升殿,遽出奏牍请道同署。及上询问事本,道素未省视,不能对,遂以本官罢,出知襄州。卒不能自辩,亦无愠色。

    大中祥符元年,归直史馆,迁刑部员外郎,预修册府元龟。三年,进秩兵部,为龙图阁待制,与张知白、孙奭、王曙并命焉。加刑部郎中、判吏部选事,纠察在京刑狱。奉使契丹,以久次,进右司郎中。真宗退朝之暇,召冯元讲易便坐,惟道与李虚己、李行简预焉。

    天禧元年,以耳聩难于对问,表求外任,得知虢州。将行,上御龙图阁饮饯之。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迁大理评事,赋禄终制。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布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公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深信内典。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尝梦神人谓曰:"汝位至正郎,寿五十七。"而享年六十四,论者以为积善所延也。有集二十卷,从兄陶。

    陶字大均,初事李煜,以明法登科,补常州录事参军。归朝,诏大理评事,试律学,除本寺丞,迁大理正,历侍御史、权判大理寺,赐绯。断官仲禹锡讼陶用法非当,陶抗辩得雪。迁工部郎中,俄知台州,累迁兵部。咸平五年,朱博为大理,议赵文海罪不当,宰相请以陶代。真宗曰:"闻陶亦深文,当加戒勖。"即迁秘书少监、判寺事。时杨亿知审刑,陶屡攻其失,又命代之,赐金紫。陶持法深刻,用刑多失中,前后坐罚金百余斤,皆以失入,无误出者。景德三年,卒,年七十。子拱之,淳化三年进士,后为都官郎中;庆之,太子中舍。

    论曰:典诰命者,以词章典雅为先;侍讲读者,以道德洽闻为贵。自昔皆难其人,至宋尤重其选。太宗崇尚儒术,听政之暇,以观书为乐,置翰林侍读学士以备顾问。真宗克绍先志,兼置侍讲学士,且因内阁以设职名,俾鸿硕之士更直迭宿,相与从容讲论。以丕之清介,顽之和豫,颢之明敏,茂直之淳厚,俾领词职,固无忝矣。若文仲之器韵淹雅,慎修之酝藉该贯,杜镐之博闻强识,查道之纯孝笃义,置诸左右,启沃尤多,岂直讲论文义而已哉。若祐之不喜趋竞,徽之深疾幸进,风采凝峻,又其卓然者也。徽之尝谓:"温仲舒、寇准以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君子以为名言云。

    <b>部分译文</b>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他的曾祖梁涓,做过成武县主簿。祖父梁惟忠,以明经出身历任使官、知府的辅佐官员,最后官做到天平军节度判官。父亲梁文度早逝,梁颢由叔父抚养成人。王禹翶开始参加乡贡考试时,梁颢依随着他以便求学,曾以疑难问题向王禹翶请教,王禹翶拒绝回答。梁颢便发愤读书,不到一个月后,再向王禹翶请教,王禹翶大加器重赞赏。初次参加进士考试,没考中,留在京城。上疏说:

    臣遍观史籍,唐朝统治天下时,各位圣人更迭出现,人文璀璨,尚且还渴求能人共同治国,四处寻求有才德的人,选举所设科目,超过四十种。当时拿笔的读书人,纷纷飞集君王身边,表现他们的本领。君王左右前后,有忠臣良将,引导、教化本原,树立、治理根基,享有三百年天下,是由于得了人才。

    五代不昌盛,这一制度日渐沦丧。我朝大兴儒学,追寻三代遗风。当今科举名目的设置,臻于完美,拿笔的人多如林,参加选试者多如云。由诸侯推举,由春官考试,陛下还亲来精心挑选,务必要做到彻底公正。奈何考试内容不出于诗赋、策论,心中喜欢的就任用提拔,心中不喜欢的就去压抑降黜,难道没有滥升枉黜的过失吗?其中妄进的卑鄙小人、滥厕身于科场中的人,也经常有出现。

    如果说这是陛下嘉勉、恩惠那些孤苦贫寒不能进升的读书人,于是不论贤否,全都录取,一视同仁。那臣私下认为这并非正确的说法。大概圣人在上,就会采用君子排斥小人。如果香薰臭莸同装一器,那绝非端正人伦、敦厚风俗的方法。何况山丘园林之下,怎会没有大才美德之士呢?陛下果真能设立科目来擢升异等人才,使他们陈述古今的治乱、君臣的得失、人民的喜忧、贤愚的用与不用,大概对于治国有益,不像诗赋、论策那些雕虫小技,只是用来应付官员的提问而已。

    疏文奏上,没有回音。

    雍熙二年(985),再次考进士,廷试时,正在禹中献赋。宋太宗召他升殿,询问他的门第,赐进士甲科,脱下平民服,任大名府观察推官。雍熙四年,与梁湛一并被召来朝中做右拾遗、直史馆,赏赐红帛。后任判鼓司、登闻院。梁颢在大名时辅佐赵昌言,后赵昌言入朝掌枢密院,遇上翟马周的事,梁颢受连坐被贬职任虢州司户参军。后又被起用任鱼台知县,就地加升大理评事的头衔。后被召回朝中,升任殿中丞。不久,再次任直史馆,历任开封府推官、三司关西道判官,转升太常博士。遇上母亲去世停职,服丧完毕,复职赴任,改做右司谏。

    宋真宗初期,下诏大臣们议论国事,梁颢当时出使陕西,途中做了一篇听政箴进献给皇帝。回朝后任度支判官。咸平元年(998),与杨励、李若拙、朱台符一同任知贡举。当时皇帝诏令钱若水重修太祖实录,钱若水又请梁颢参加这件事,后又任同修起居注。护从皇帝车驾到大名,皇帝下诏询问大臣们边疆的事,梁颢上疏说:

    “臣听说自古用兵的方法,关键就在于明确赏罚。然而奖赏不可以由少数人独占,惩罚不可以缺少。所以兵法说:“罚之不行,譬如骄子之不可用。”又说:“善为将者,威震敌国,令行三军。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败事者,虽亲必罚。”所以孙武斩了队长而后队伍整齐,穰苴斩了监军而后敌人便撤退。从这一点来说,兵法不正确不行。

    不久前命令出师,乘秋季防守边塞,但傅潜奉明确的诏令、手握重兵,却逗留不前,乱而无谋,死守城堡,观望敌人,将精兵久拖得疲累不能再用。导致外蕃牧马南下,边境尘土都被惊起,河朔人民,流离失所,魏博以北,被蹂践一空。以致使残余的妖魔未灭,皇上御驾亲征,这就叫作把敌贼送给君王。如果赦免不加问罪,那怎么向枉死的人民谢罪;或者只罢黜却不杀头,那怎么能恢复用兵的目的。以军法论处,固然应当斩傅潜来在军队中示众,降下诏书来宣告天下。如此,才能符合古代的典章,警戒后来的将帅,然后再从边疆官吏中选择可用的人,就地委任使用。

    臣曾读汉朝历史,李广领兵行军扎营,部队没有队形方阵,而是寻找水草好的地方,人人自便,不蛮打刁斗而求自卫,远离侦察,未曾遇到危害,于是李广终于成为一代名将,士兵都乐于受他指挥。又唐高祖防守北疆,选派精兵做游骑,不带军粮,由他们就地自寻水草,遇到敌人就击杀,当时认为找到了好方法。希望在边疆将领中,不限名位高低,只选择威武勇猛有谋略而又素来被士兵推尊敬服的,从中取十个人。每人给骑兵五千,武器装备完整,少带干粮,让他们自己寻找水草肥美之处,再前往抵御外敌。严禁进入城市,不准聚集在一起,遇到敌寇,随时击杀捉拿。仍旧命令烽火信号互相守望,交相救援响应。边境各州郡守城的将士,则坚壁严阵以待。遇到游骑来到近城地区击杀边境敌寇时,就从城内放出相当的军队援救。这样,就会使守城者不会紧关城门,以免犯坐山观望不战的错误;抵御边境者就不会苟且依靠郡城,而可在抗击敌寇中实行防备。虽不是最好的筹谋,但绝非胶柱鼓瑟。”

    当时舆论很赞许他的建议。

    咸平三年,与李宗谔、赵安仁一同受命任知制诰,并被赏赐金印紫绶。这年冬季,王均叛乱被平息,梁颢被任命为峡路安抚使。回朝后官任掌三班。韩国华任大理判官,因决断刑狱有失公正,于是选派梁颢代替他。咸平四年,张齐贤任关右安抚使,用梁颢做副使。

    梁颢有做官的才能,每次进宫应对皇帝,言辞清晰明确敏锐,宋真宗很赞赏他。凡是群臣中有人上奏应对,都总要先把奏文给梁颢和薛映详细阅看以决定是否可以。这年冬季,因河北闹饥荒和强盗,梁颢受命与薛映分别担任东、西路巡检使。回朝后,授任右谏议大夫,充户部使。当时朝廷撤销三部使,梁颢改任翰林学士同知审官院、三班。景德元年(1004),任权知开封府。

    梁颢风姿俊美,身强力壮,很少疾病,家中和睦。与人相交,长期没有改变,士大夫多与他相交。这年六月,突然发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皇上非常悲恻,赏赐追赠高官荣衔。他所著文集十五卷。他的儿子有梁固、梁述、梁适。梁适是仁宗时的宰相,另外有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