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 www.91wx.org,时空收割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宋鲁拈须笑道。“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现在烽烟处处,有能者
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这两样东西,成为了天下人竞相争逐之事。最近江湖有言,和氏璧在
洛阳出现,故自问有点本领的人,都赶往洛阳去碰碰运气,今趟我们把货物送往四川后,会
到洛阳走上一趟,看看宋家气数如何?”
傅君婥心中忍不住一动,他受师命而来,要趁着如今中原天下大乱的机会,散步杨公宝库的消息引动天下野心家的争夺。好让中原群雄互相杀戮,这样一来中原就没有了远征高丽的力气。
现在听到这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不由的生起了抢夺和氏璧,从而让中原更加混乱的心思。
这个时候宋鲁忽然问道:“不知道刘兄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待?”
柳菁闻言也笑道“刘公子这个时候乘船前往洛阳,莫不是对于和氏璧也有兴趣?“
啊咧?
怎么话题扯着扯着扯到我身上来了?
从宋鲁开始扯起和氏璧和杨公宝库的话题之后,刘健就没有插言而是静静的喝茶。却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宋鲁和柳菁竟然一下子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来了。现在,在场四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刘健的身上。
看什么看?好吧,既然你们看,那我就说了。
不就是侃大山吗?
哥虽然曾经是宅男,但是这侃大山的技能熟练度好歹也是点了不少的。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想了一会儿之后,刘健张嘴说了一句和和氏璧以及杨公宝库毫无关联的话来:“昔年汉末之时,天下群雄并起。水镜先生司马徽作出此言。而后昭烈帝刘备二者皆得,最终天下还是与他无缘。得天下靠的是力量,至于什么虚无缥缈的天命,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宋鲁略略一想接口道:“此言倒也有理。只是万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和氏璧和杨公宝库传的如此有鼻子有眼,却也由不得人不相信了。”
“刘兄此言,恕愚弟以为不妥。”
宋师道此时又道:“昔日先贤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故师道认为得天下非是如刘兄而言以利取之,而是贵在得人心,得人心者天下顺之。”
“哈。”刘健轻轻的笑了一声。
听到刘健的笑声,即便是以宋师道的好脾气也不由的皱了下眉头,继而问道:“刘兄以为师道所言荒谬,以至发笑?”
“不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刘健微笑着道:“只是想起了以前的日子。那个时候我经常和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在论坛上争论,有的时候是天下大事,有的时候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一次我们甚至因为豆花吃甜的好还是吃咸的好而大吵了一架,最后甚至弄到分为两个党派,自号甜党和咸党,互相斥责对方为异端。这个时候和师道兄你争论这得天下的道理,却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时候,所以忍不住笑了。”
宋鲁闻言眼前一亮道:“这论坛倒是颇有意思。论者,互谈以明是非曲折也;坛者,高台也;论坛者论道明理之高台也。想来此地当是饱学之士坐而论道之所吧。”
刘健强忍住翻白眼和嘴角抽搐的冲动笑着道:“宋公博学,在我的家乡这样的论坛处处皆是,每时每刻皆有人在其上为天下之事相互讨论。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甜党和咸党之争这样的。”
“想来刘小兄弟的家乡该是文教昌盛之所,只是不知刘小兄弟究竟家乡何处?若有缘。宋鲁无论如何也要前往一观。”
“以后也许会有机会的。”刘健就这样应付了宋鲁一句,他总不能告诉宋鲁你活个一千五百年差不多就能见到这样的论坛了。为了避免宋鲁继续追问自己的家乡究竟在何处,刘健转而道:“方才师道兄认为我所说的不妥认为得人心者方可得天下,是吗?”
“正是。”宋师道对于刘健所谓的家乡也十分好奇,尤其是那个论坛,想想看饱学之士四方而来踞于论坛之上坐而论道。该是一副何等样的景象?不过想到刘健方才所说的咸党和甜党之争,宋师道的脸色又有些古怪。
“那我就要问问师道兄几个问题了。”刘健笑了笑,心说小样就你这么个破玩意儿也敢跟我水贴,看我不把你给说的哑口无言。
“秦时始皇帝一统六国,得了天下人心了吗?”
“这……”宋师道一时之间哑口无言,秦灭六国而具有天下,史称暴秦,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穷奢极欲,更是暴君。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秦始皇横扫六合八荒得了天下,这可以说是秦始皇得了民心吗?
事实上秦始皇确实是得了民心的,因为当时天下人都不希望再打仗了,七国百姓都希望战争快点结束,至于头上是不是换个统治者什么的,他们才不关心,他们只是不想再继续打仗了。所有剩下的六国百姓之中的绝大多数在秦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但是,宋师道是不会这么想的。
“陛下与士大夫共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
在门阀势力已经湮灭的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尚且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在这个门阀势力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决定着天下归属的隋末时期,宋师道理所当然的不会将黔首百姓当成‘民’。
“吾为天下计,何惜小民哉!”董卓火烧洛阳时留下的这句名言,大约可以代表这些门阀世家子弟的心态。就算嘴上挂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但是实际思想仍然是‘吾为天下计,何惜小民哉!’,只是他们... -->>
宋鲁拈须笑道。“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现在烽烟处处,有能者
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这两样东西,成为了天下人竞相争逐之事。最近江湖有言,和氏璧在
洛阳出现,故自问有点本领的人,都赶往洛阳去碰碰运气,今趟我们把货物送往四川后,会
到洛阳走上一趟,看看宋家气数如何?”
傅君婥心中忍不住一动,他受师命而来,要趁着如今中原天下大乱的机会,散步杨公宝库的消息引动天下野心家的争夺。好让中原群雄互相杀戮,这样一来中原就没有了远征高丽的力气。
现在听到这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不由的生起了抢夺和氏璧,从而让中原更加混乱的心思。
这个时候宋鲁忽然问道:“不知道刘兄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待?”
柳菁闻言也笑道“刘公子这个时候乘船前往洛阳,莫不是对于和氏璧也有兴趣?“
啊咧?
怎么话题扯着扯着扯到我身上来了?
从宋鲁开始扯起和氏璧和杨公宝库的话题之后,刘健就没有插言而是静静的喝茶。却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宋鲁和柳菁竟然一下子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来了。现在,在场四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刘健的身上。
看什么看?好吧,既然你们看,那我就说了。
不就是侃大山吗?
哥虽然曾经是宅男,但是这侃大山的技能熟练度好歹也是点了不少的。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想了一会儿之后,刘健张嘴说了一句和和氏璧以及杨公宝库毫无关联的话来:“昔年汉末之时,天下群雄并起。水镜先生司马徽作出此言。而后昭烈帝刘备二者皆得,最终天下还是与他无缘。得天下靠的是力量,至于什么虚无缥缈的天命,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宋鲁略略一想接口道:“此言倒也有理。只是万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和氏璧和杨公宝库传的如此有鼻子有眼,却也由不得人不相信了。”
“刘兄此言,恕愚弟以为不妥。”
宋师道此时又道:“昔日先贤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故师道认为得天下非是如刘兄而言以利取之,而是贵在得人心,得人心者天下顺之。”
“哈。”刘健轻轻的笑了一声。
听到刘健的笑声,即便是以宋师道的好脾气也不由的皱了下眉头,继而问道:“刘兄以为师道所言荒谬,以至发笑?”
“不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刘健微笑着道:“只是想起了以前的日子。那个时候我经常和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在论坛上争论,有的时候是天下大事,有的时候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一次我们甚至因为豆花吃甜的好还是吃咸的好而大吵了一架,最后甚至弄到分为两个党派,自号甜党和咸党,互相斥责对方为异端。这个时候和师道兄你争论这得天下的道理,却又让我想起了那个时候,所以忍不住笑了。”
宋鲁闻言眼前一亮道:“这论坛倒是颇有意思。论者,互谈以明是非曲折也;坛者,高台也;论坛者论道明理之高台也。想来此地当是饱学之士坐而论道之所吧。”
刘健强忍住翻白眼和嘴角抽搐的冲动笑着道:“宋公博学,在我的家乡这样的论坛处处皆是,每时每刻皆有人在其上为天下之事相互讨论。当然……更多的时候是甜党和咸党之争这样的。”
“想来刘小兄弟的家乡该是文教昌盛之所,只是不知刘小兄弟究竟家乡何处?若有缘。宋鲁无论如何也要前往一观。”
“以后也许会有机会的。”刘健就这样应付了宋鲁一句,他总不能告诉宋鲁你活个一千五百年差不多就能见到这样的论坛了。为了避免宋鲁继续追问自己的家乡究竟在何处,刘健转而道:“方才师道兄认为我所说的不妥认为得人心者方可得天下,是吗?”
“正是。”宋师道对于刘健所谓的家乡也十分好奇,尤其是那个论坛,想想看饱学之士四方而来踞于论坛之上坐而论道。该是一副何等样的景象?不过想到刘健方才所说的咸党和甜党之争,宋师道的脸色又有些古怪。
“那我就要问问师道兄几个问题了。”刘健笑了笑,心说小样就你这么个破玩意儿也敢跟我水贴,看我不把你给说的哑口无言。
“秦时始皇帝一统六国,得了天下人心了吗?”
“这……”宋师道一时之间哑口无言,秦灭六国而具有天下,史称暴秦,秦始皇焚书坑儒,修建阿房宫,穷奢极欲,更是暴君。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秦始皇横扫六合八荒得了天下,这可以说是秦始皇得了民心吗?
事实上秦始皇确实是得了民心的,因为当时天下人都不希望再打仗了,七国百姓都希望战争快点结束,至于头上是不是换个统治者什么的,他们才不关心,他们只是不想再继续打仗了。所有剩下的六国百姓之中的绝大多数在秦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之中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但是,宋师道是不会这么想的。
“陛下与士大夫共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
在门阀势力已经湮灭的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尚且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在这个门阀势力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决定着天下归属的隋末时期,宋师道理所当然的不会将黔首百姓当成‘民’。
“吾为天下计,何惜小民哉!”董卓火烧洛阳时留下的这句名言,大约可以代表这些门阀世家子弟的心态。就算嘴上挂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但是实际思想仍然是‘吾为天下计,何惜小民哉!’,只是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